- 竟玉梅;
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关键载体与未来方向,数字教材在职业院校的推广面临标准缺位、共享不足、评价滞后、产教融合不深及数据安全隐忧等核心困境。纾解此困局,亟需构建系统性建设机制:国家层面应研制职业教育数字教材标准体系,构筑资源共享平台;开发主体须强化质量监管,筑牢安全与规范防线;为彰显职教特色,应创新校企协同开发模式,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内容体系,设计突出实践性与互动性的学训评一体化方案。职业院校数字教材建设的核心路径包括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开发机制以整合资源,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学习支持机制以提升效能,建立持续迭代优化的长效更新机制以保障活力。
2025年03期 v.15;No.87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付娟;许彤萱;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精神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核心驱动力,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引擎,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实践内核。基于1995年至2024年CSSCI来源期刊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数据,聚焦“教育家精神”这一主题,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及CNKI可视化功能,对文献时序、作者与机构、学科分布、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家政策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对教育家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弘扬教育家精神研究涉及主题范围广泛,涵盖教育强国、教师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等;研究核心作者间合作程度有待加强;教育家精神与新质生产力等跨学科主题的共生研究将成为新的热点话题。
2025年03期 v.15;No.87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曾鹏;郭瑾;吴利清;张梓;
在“新双高”建设的大环境下,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构建和实施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现场工程师的职业定位与培养现状,提出现场工程师人才发展的技术技能与实践能力、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等四项重要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明确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确立AHP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产教融合下多维度实践评价体系、优化评价体系的价值导向和构建方法四个方面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2025年03期 v.15;No.87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贺张毅;
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正面临深刻变革。从科技创新、跨界融合与绿色发展的视角,研究阐释了高职工程造价人才所需的复合能力要求,并通过解析教育“新场景、新技术、新链接、新生态”四维框架,阐明“新质造价人才”学业增值评价的理论逻辑。通过构建动态适应、多元评估、智慧教育与持续反馈的评价机制,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业增值评价体系。实证研究验证了该体系能有效对接产业转型需求,促进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研究最终提出精准化评价、智能化测评、协同化探索与长效化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3期 v.15;No.87 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下载本期数据